4000-276-446

新闻资讯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常见问题
蓄电池为什么要充电?

一、能量补充

1. 化学能的恢复

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其内部发生化学反应,将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供给外部设备。例如,铅酸蓄电池放电时,正极的二氧化铅(₂)、负极的铅()和电解液硫酸(₂₄)之间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铅(₄)和水(₂),这个过程中化学能不断转化为电能,导致电池内部化学能减少。充电过程则是通过外部电源提供电能,使电池内部发生逆反应,将硫酸铅和水重新转化为二氧化铅、铅和硫酸,从而恢复电池的化学能。

对于锂离子电池,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脱出,通过电解液迁移到正极,嵌入正极材料中,同时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这个过程中电池的化学能被消耗。充电时,在外部电源作用下,锂离子从正极脱出,经过电解液返回负极,化学能得到补充。

二、维持电池性能

1. 防止极板硫化(针对铅酸蓄电池)

如果铅酸蓄电池长期处于放电状态而不充电,极板上的活性物质硫酸铅(₄)会逐渐形成粗大、难以还原的晶体,这种现象称为硫化。硫化会导致极板的活性物质活性降低,电池内阻增大,容量减小,最终影响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定期充电可以使硫酸铅及时转化回二氧化铅和铅,避免硫化现象的发生。

2. 保持离子迁移能力

在蓄电池内部,无论是铅酸蓄电池中的硫酸根离子(₄)、氢离子(⁺),还是锂离子电池中的锂离子(⁺)等,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都需要在正负极之间迁移。充电过程有助于维持这些离子正常的迁移能力,使电池内部的电化学环境保持稳定。如果长期不充电,离子的迁移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例如锂离子电池中锂离子可能会在电极材料中过度嵌入或脱出,导致电极材料结构破坏,从而影响电池的性能。

三、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1. 避免深度放电损害

当蓄电池过度放电达到深度放电状态时,会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例如,锂离子电池过度放电可能会导致负极铜箔集流体溶解,使电池内部短路;铅酸蓄电池过度放电会加剧极板硫化。及时充电可以防止电池进入深度放电状态,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2. 减缓电池老化

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老化现象,如电极材料的结构变化、电解液的分解等。充电过程如果按照合理的方式进行(如使用合适的充电电流、电压等),可以减缓这些老化过程。例如,在锂离子电池中,合适的充电电压和电流可以减少正极材料的结构坍塌和电解液的分解,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